多家知名药企的合作宣布“分手”发表时间:2022-06-08 09:19 多家知名药企的合作宣布“分手”当地时间6月6日,强生表示决定终止和Emergent BioSolutions的新冠疫苗供应协议。 就在昨日,Emergent稍早于强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文件指控强生违反合约,称强生子公司杨森不打算按照协议购买最低数量的产品,强生方终止协议后,将欠Emergent约1.25亿至4.2亿美元。强生方随后表示,Emergent有违约行为,包括未能供应COVID-19疫苗药物物质,并回应Emergent此前的指控“虚假和误导”。 一场本应该双赢的合作如今变成了难堪的官司。据悉,双方的合作始于2020年4月。 当时由于全球各国疫情形势严峻,强生决定迅速扩大产能,宣布旗下杨森制药与Emergent BioSolution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,支持其COVID-19主要候选疫苗的生产。最初强生目标要保障超10亿剂疫苗,结果自从合作以来,强生的新冠疫苗一直暴露出问题。
强生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是美国目前正在使用的三种疫苗之一,和Emergent合作生产的新冠疫苗是强生疫苗制造网重要的组成部分,此次终止合作对双方影响都不小,截至美股收盘,Emergent BioSolutions跌4.47%。 除此之外,近几个月来业内还有不少终止合作的典型案例值得一览。 6月6日,康希诺生物发布公告称,经友好协商,该公司与辉瑞于2022年6月4日签署了《推广服务协议之终止协议》,约定合作协议自终止协议签署之日起终止;该协议本应是获得康希诺的MCV4疫苗产品曼海欣®十年的独家推广权,由于曼海欣®相关的销售收入尚未产生,这场合作还没开始就宣告结束了。 5月底,拜耳最终决定不再进一步与Atara公司合作开发间皮素靶向CAR-T细胞治疗计划,包括自体ATA2271和同种异体ATA3271 CAR-T疗法。原因是ATA2271疗法在Ⅰ期临床试验中,发生了一例患者死亡的严重不良事件。拜耳暂停合作的决定也迫使Atara公司必须要对旗下CAR-T疗法的产品线管道计划进行必要修改。 5月9日,强生就宣布,终止与Bavarian Nordic公司的合作和许可协议。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:利用Bavarian Nordic公司的MVA-BN技术,开发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潜在疫苗。目前,强生尚未使用该技术开发乙肝疫苗。 5月6日,信达生物在港交所公告表示,2020年1月14日,公司与Coherus BioSciences,Inc.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,授予Coherus公司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(IBI-305)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商业化权益。作为本项协议的新进展,公司与Coherus决定终止该项协议,公司将收回IBI-305的相关权益。 美国时间4月20日, 艾伯维宣布将终止与 BioArctic的合作,停止帕金森病治疗药物α-突触核蛋白抗体ABBV-0805的后续临床开发。就在2月份,艾伯维还宣布正在终止与 Morphic Therapeutic纤维化的合作伙伴关系,也将放弃所有与该公司合作的alphaVbeta6抑制剂研发工作。 4月18日, Nektar(NKTR.US)与 施贵宝(BMY.US)宣布定终止与Opdivo联合使用的本加地尔的全球临床开发计划。这一决定是根据两项联合应用贝培去白细胞(BEMPEG)的晚期研究的预先计划分析结果做出的。 如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医药行业市场环境等发生了较大变化,药企间的分分合合也是从实际经营和长久发展战略考虑;剧烈变化的同时也释放一个信号,生存的大环境愈加严苛,企业不能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,创新研发是大势所趋,去粗取精要趁早。 |